科研资讯

前沿研究分享 | ADHD患儿为什么会产生焦虑、抑郁情绪?

2024-11-20

| 论文概览 |


文章名称

The Mediating Role of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between Symptoms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Anxiety-Depression Problems in Children

情绪调节策略在儿童ADHD与焦虑抑郁问题之间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情绪调节策略;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Wendi Li, Xiaoxuan Song

发表时间:2024年9月

DOI: 10.26689/CNR.V2I3.8232



01

|研究背景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ADHD儿童常伴有焦虑与抑郁情绪,这种共病现象对儿童的社交、学业与心理健康造成了显著影响。其中,儿童在学习上的困难可能会引发低自尊和压力增加的恶性循环;焦虑和抑郁的存在也会削弱孩子建立和维持同伴关系的能力。由于ADHD共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给ADHD儿童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此深入研究ADHD与焦虑和抑郁之间的潜在机制尤为重要。


情绪调节策略是指个体在面对情绪刺激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策略,以实现情绪适应。研究发现,情绪调节能力可能在ADHD症状与焦虑抑郁之间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探讨这一机制对于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揭示情绪调节策略如何影响ADHD儿童的焦虑和抑郁问题,从而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02

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研究设计,收集了120名符合ADHD诊断标准的儿童样本。使用标准化工具评估ADHD症状、焦虑抑郁状态及情绪调节策略。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以探讨情绪调节策略在ADHD症状与焦虑抑郁问题之间的中介作用。



03|结论


#1 ADHD与焦虑抑郁问题的关系

与一般儿童相比,ADHD儿童更易出现焦虑与抑郁症状,平均评分显著高于一般儿童,说明ADHD儿童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这些共病不仅加重了ADHD儿童的社交困难,还可能导致学业表现下降和心理健康恶化。


#2 情绪调节策略的角色

研究结果表明,情绪调节策略在ADHD症状与焦虑抑郁问题之间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具体而言,ADHD症状通过影响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间接影响焦虑与抑郁的严重程度。情绪调节能力较差的儿童更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


#3 干预建议

基于研究结果,未来的干预措施应强调情绪调节策略的训练。通过针对性的情绪调节训练,可能有效改善ADHD儿童的焦虑和抑郁症状,从而提升其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04

小松鼠团队小贴士


1、可以对ADHD儿童开展情绪调节策略的培训,以帮助改善其情绪问题。常用的情绪调节策略训练方法包括:

  • 认知重构:帮助儿童识别负面的思维模式(如“我总是失败”),利用卡片记录的方式引导儿童用更积极、现实的思维替代消极想法。

  • 情绪识别与表达训练:通过情绪脸谱等方式帮助儿童识别不同的情绪,鼓励儿童表达和描述自己的情绪感受。

  • 深呼吸与放松训练:带领儿童练习儿童深呼吸技巧和渐进性肌肉放松技巧,可以使用冥想或引导放松的音频,帮助儿童在安静的环境中练习。

  • 社交技能训练:可以与儿童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社交场景,教导儿童如何在社交场景中识别他人的情绪,并鼓励儿童在社交互动中使用积极的沟通技巧。

  • 游戏:通过艺术与手工活动、体育运动等趣味方式,帮助儿童表达和释放压力情绪。


2、早期介入可能有助于减轻儿童的焦虑与抑郁症状。


3、应根据专业医师的建议,制定科学的干预方案。


参考文献



Li, W. D., & Song, X. X. (2024). The Mediating Role of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between Symptoms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Anxiety-Depression Problems in Children, 2(3), 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