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预告

小松鼠公益大讲堂(第四期)|蔡丹教授谈“学习困难的内涵与支持建议”

2024-11-23

2024年11月23日下午,小松鼠项目第四期公益大讲堂在上海市黄浦区曹光彪小学举行。本次活动吸引了小松鼠项目专家、社区工作者、学校教师、心理工作者以及家长等在内的一百多名各界人士现场参与,同时,超7600人线上观看直播。


公益大讲堂作为复旦大学小松鼠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月定期邀请领域内专家进行主题演讲,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大众分享有关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旨在为ADHD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科学的指导与帮助,同时提高全社会对ADHD儿童青少年群体的认知度,唤起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图片

小松鼠项目第四期公益大讲堂现场


本期大讲堂特邀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蔡丹,围绕“学习困难的内涵与支持建议”主题进行演讲,重点从“学习成绩不好与学习困难的差异”、“学习困难的分类与表现”与“学习困难的干预方法”三部分向大家介绍了学习困难的内涵和有效的支持方法。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小松鼠项目执行主任李晓茹与上海市黄浦区曹光彪小学党支部副书记邵婕共同主持了此次活动。


图片

图片

李晓茹教授与邵婕副书记共同主持


讲座伊始,蔡丹教授首先强调,影响儿童学习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个体因素如认知发展与情绪情感、外部环境因素如家校环境等都会造成儿童学习成绩的波动,因此不应简单地将学习成绩不好等同于学习困难。


接着,蔡丹教授详细阐述了学习困难的定义,即智力正常或在正常程度以上的儿童,在注意、记忆、理解、推理、表达、知觉或知觉动作协调等任一能力表现上有落差,且这种落差并非由于感官、智能、情绪或因文化刺激不足、教学方式不同所造成。


图片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蔡丹演讲现场


随后,蔡丹教授介绍了学习困难的分类,包括学习困难伴阅读受损、表达(书写/口语)受损、数学受损等。他结合具体案例,生动而详细地描述了阅读困难、表达困难和数学困难的具体表现,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了学习困难儿童的处境与困境。


针对学习困难的应对策略,蔡丹教授从生理环境认知行为训练三个方面给出了宝贵建议。他强调了遵循儿童青少年发展规律的重要性,提出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理念,并具体介绍了父母与老师应如何为学生提供认知支持、情感支持和自主性支持。此外,蔡丹教授还介绍了感知觉训练和stroop效应等认知行为训练方法,以及专科门诊在解决学习困难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讲座内容获得了参与观众的一致好评,主题演讲结束后,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教授李晓茹、副教授吴国宏共同带领现场观众与蔡丹教授展开了积极互动,并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交流。


图片

吴国宏副教授带领观众与蔡丹教授互动


自复旦大学“小松鼠”公益大讲堂启动以来,不仅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反馈,而且吸引了众多相关领域的专家积极参与。公益大讲堂系列活动致力于为ADHD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科学的指导,努力提高社会对这一群体的了解和支持,期待下一期的公益大讲堂能够继续为公众带来新的启发和帮助!